成都戴氏教育总部电话地址 https://www.dsjptxx.com/guanyuwomen/ 【文/观察者网李丽】拜登曾两次信誓旦旦地说,美国2022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自1976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然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不现实。美国7月28日公布最新经济数据,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萎缩。 对此,彭博社7月29日对比中美经济增速后“奚落”拜登,称他失去了对华“吹牛”的权利,因为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依旧没法超过中国。 彭博社报道截图 彭博社7月29日报道称,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而美国第二季度GDP却出人意料地以0.9%的速度萎缩。相比之下,美国现在不太可能超过中国今年的增长速度。 彭博经济学家今年5月19日援引世界银行的数据声称,2022年将是自1976年以来,中国的全年增长速度首次落后于其竞争对手美国。然而时隔两个多月,上述团队的预测就被美国经济“打脸”。与美国第二季度GDP萎缩0.9%相比,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好于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7月15日介绍,上半年,中国受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以及国内疫情冲击的影响,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从全年来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保持正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从下阶段来看,目前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在上升,国内经济恢复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经济情况却相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下滑。彭博经济学家的最新预测也不得不“反转”,改称: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会超过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美国一季度和二季度的GDP数据,拜登政府官员及美国政客、权威人士暂未就是否美国处于”衰退“达成一致。7月28日,拜登表示,随着美联储采取行动应对通胀,经济出现下滑“并不意外”。拜登政府为平息各方担忧称,在历经疫情最严重的一年之后,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是很自然的事情。 美财长耶伦28日也表示她不认为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耶伦称,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市场和家庭资产负债表仍然表现强劲。此外,在美国二季度的GDP数据公布的前一天(2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采访中被问及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时,也否认相关观点,他认为美国并未进入经济衰退。不过,共和党人已对美国的GDP数据颇为不满,在抨击拜登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同时,强调美国正在经历衰退。 或是怪拜登政府“不争气”,彭博社29日“奚落”拜登称,他已失去了对华“吹牛”的权利。拜登曾两次公开“吹牛”称,美国2022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自1976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 今年5月30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拜登陈述其抗击通胀计划的社论文章。文中,拜登试图展示美国经济的强劲称,“今年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自1976年以来首次超越中国。”随后,他在6月7日发表了一条推文,援引独立专家的预测称美国今年的增长可能超过中国。拜登在推文中吹嘘,“如今美国的经济状况几乎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强。” 《华尔街日报》介绍称,在中国,最受关注的经济数据一直是年度经济增长数据,这与美国不同,美国更受关注的是通胀率和失业数据。而此前几十年,中国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美国根本没法比。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国以为中国今年将经济增长目标降至30多年来最低,就能“一举超越”中国。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希瑟·布希(HeatherBoushey)7月28日在被问及相关国家的增长前景时表示,“我们不想过多地关注任何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数字。” 彭博社29日还遐想称,鉴于美国的人均GDP是竞争对手中国的5倍以上,如果美国能击败中国那将是多么了不起的……(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均GDP达1.23万美元,超世界人均GDP水平。同年,美国人均GDP为6.93万美元)“就在几周前,中国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似乎是可能的。”彭博社还这样写道。 事实上,抛开数据不谈,美国一直致力于与中国“赛跑”。在今年3月1日,拜登在发表任内首次国情咨文演讲,在谈及制造业和基建计划的相关话题时,还特别提到了中国。“看吧,这将改变美国,让我们走上赢得21世纪的经济竞争的道路。特别是与中国竞争。”拜登说。 拜登资料图 彭博社报道称,在对华竞争上,拜登政府寄希望于目前正在努力推进的一项旨在增强美国芯片产业及科研实力的庞大法案上。这份法案除了美国参众两院筹划已久的527亿美元“芯片法案”,还包括投资2000亿美元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研究,100亿美元建设20个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他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纽约时报》27日称,这份两党联立的法案是“数十年来政府对产业政策最重大的干预”,将为“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提供长期战略支持。 如今,这项法案已被送往白宫,将由拜登签署成为法律。拜登28日在众议院投票通过后,发表声明称,“芯片+”法案正是美国现在所需要的,“我期待着将该法案签署成为法律”。 对于该法案,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7日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该法案中根深蒂固的冷战及零和博弈思维,它与中美各界人士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 延伸阅读: 管姚:中美关系全面承压之际两国元首直接沟通 直新闻:中美元首北京时间周四晚间通话,这是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管姚:按照外交部记者会的文字实录,今天赵立坚的回应就是两句话:中美两国元首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将及时发布相关消息。但字少事大,这两句话已足以回应外媒关切,当然外界的最大关切,是业已进行的中美元首通话,将要谈什么,将会怎么谈,会否谈出共识与成果。 我们也知道,美国总统之前刚发了推文,称他核酸检测转阴,已结束自我隔离回到白宫椭圆办公室,所以这也是他在康复首日进行的第一场重大外交活动。就在这次通话前两天,白宫及国安会官员都已向媒体吹风报料,足见美方对推动实现这次最高层对话的迫切与用力。 为什么国际社会对通话同样高度关注?确实因为中美关系兹事体大,而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现阶段全面承压,挑战严峻,甚至按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6月间的悲观判断,中美关系处于自1972年“破冰”以来的最低谷,所谓“thelowestmoment”。所以现在确实到了两国元首通过直接沟通,来为中美关系再度定向把舵一锤定音的关键时刻。 中美元首谈什么?当然可谈议题非常多,从双边到地区乃至全球紧迫议程,包括财经媒体格外关注的附加关税减免等等,美国CNBC电视台今天前瞻预告,通话将聚焦“美中合作领域而不是紧张议程”,彭博社说,美中关系紧张之际,拜登将在周四与中国领导人通话。这正是白宫要竭力对外传递的信息,国安会发言人柯比周二在记者会上强调,最关键信息在于:美国总统希望确保与中国元首的沟通渠道畅通。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拜登希望能为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设置“防护栏”,防止分歧升级管控潜在冲突。 那么在我看来,佩洛西的所谓“登台”图谋,就是最危险的防护栏冲撞行径,美方必须作出有效拦截,相信拜登会在今天的通话中,再次全面完整、明确无误地了解中方在中美关系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涉台问题上的严正立场。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讲话,与会者鼓掌。 直新闻:对拜登结束白宫疫情隔离期恢复工作,你又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管姚:就整个诊疗过程看,至少有这几个特点。首先是相对透明。在确诊第一时间,拜登就发推公布,白宫也发布声明称,将每日更新其病情进展。这当然和前任做派形成两极对照,特朗普染疫确诊后,至少拖了一周才对外公布,这期间还以染疫之身,与竞选对手拜登进行了电视辩论。当时民调落后的特朗普,唯恐个人疫情进一步冲击选情,刻意选择了迟报。特朗普拖了近一周住进军医院,一度情况不佳,体内血氧值降至90以下,曾上了呼吸机,但山姆大叔对此全蒙在鼓里,直到特朗普最后一任白宫幕僚长去年出了回忆录,才让这些染疫惊心细节一一曝光。 其次是议程照旧。拜登确诊后并未像前任般乘军机送院,而是在白宫自我隔离,仅与白宫医生奥康纳等最少量人士接触。但隔离期间,拜登工作如常,只不过一些预定参加的活动,由线下改到了线上。当然了,在隔离期如常工作的前提,是拜登染疫后的症状表现始终“可控且温和”,如果像特朗普般要上呼吸机,甚至像英国看守首相约翰逊般要被送进ICU,那就是两码事了。但相当有意思的是,恰恰是新冠患者拜登白宫照常上班这事,反倒在美国引起了巨大争议,甚至有专业人士炮轰拜登做出了坏榜样。 拜登资料图 直新闻:为什么拜登在白宫自我隔离期照常办公,反倒引起了大争议?批评者是在批评什么? 特约评论员管姚:就个人视线所及,对拜登染疫照常办公最尖锐的批评声,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KimberlySue,这位助理教授是真正的斜杠学者,既是医学博士,执业医师,也是人类学者,还是“全美伤减康复医师联合会”(NHAC)的主任。Sue博士严厉指责拜登白宫隔离办公是“职场白人至上”的体现,给每个人都开创了恶例:拜登不可取代,根本不能停工。但Sue博士认为,既然新冠疫情会影响无数人,许多确诊者症状严重,所以感染了新冠,根本没必要在隔离治疗期仍强行干活。尽管Sue博士后来删了推文,但舆论已然发酵,《华盛顿邮报》今天刊出的一篇专栏评论,还特别用了这一标题来反击指责,JoeBidenworkingwhilecovid-sickwasnot‘whitesupremacy’,指拜登带病上班不是“白人至上”。 Sue博士的抨击基于病人治疗的出发点,但她想简单了,拜登白宫隔离仍办公这件事,难道仅仅只是医学问题吗?与所谓“白人至上”的情绪化攻击相比,隔离期的拜登显然更在意另一种批评声:Quit,Joe,Quit!Bidencouldsavethemidtermswithaone-termpledge。退出,退出!拜登一招就能拯救中期选举期:承诺总统只干一届。这是现任纽约市长办公室主任伊森伯格,4天前在《华盛顿邮报》刊发的来论标题。本来拜登支持率就已跌至谷底了,甚至已低过前任特朗普的同期水平,不但共和党攻击犀利,甚至民主党内质疑其领导力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而恰恰是拜登本人,对竞选连任还很有想法,所以他绝不能容忍外界对其年龄与健康的加码攻击,所以他要以染疫隔离如常办公,对外强化这一讯息:我的健康没问题,白宫疫情应对没问题。染疫总统的领导力,更是完全没问题。 ![]() |